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反思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2 16:00:40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1

课后随笔上课片段: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把课本翻到第43页,让他们用手指指着字母读。读完两遍以后听范读,再跟读。经过几分钟的学习以后,部分学生开始走神、开小差,没留心听,读起来声音小。课堂开始有点冷场了。怎么办呢?情急之中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某特级教师在教学类似的拼音时用的“激趣”的方法。于是跟学生说:“拼音宝宝当中有几对双胞胎,他们都长得很像,比如ie-ei;iu-ui;ei-er。你们能认出他们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吗?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能说出他们哪里不一样吗?”这次学生都来劲了。一个个紧张地盯着大屏幕看,争着第一个说出这三对拼音字母的不同之处:ie和ei,iu和ui都是i的位置换一下……于是发言踊跃,课堂气氛也热烈起来了。

【课后反思】: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的。尤其是拼音的教学,因为拼音教学从来都是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教师来讲,我的教学手段是比较单一。综观本堂课,感悟有三:

1.教学的进程不是单凭自己主观想象或猜测,脱离学生实际的学习。所以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动机等等。

2.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得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只有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教学语言也是知识呈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还有限,抽象深奥的概念还不会,对形象化的语言反应就比较积极灵敏。这一点从“拼音宝宝”“双胞胎”对我班学生学习相似拼音字母的积极作用可以看出。

3.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就不是单纯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因此,我们在展示知识点之前不妨先提个问题,打个问号,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动脑筋,自己观察、想点子、总结归纳,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2

课时一节课。在这节课里,本人自认为比较好地贯彻了设计思想,课堂容量适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做得成功的有:

一、开场白。

设计简洁、精美,对于诸子的活动、诸子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时,注重了内容的全面和评价的高度,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语言方面,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和铺排的手法,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二、上课的过程。

思路清晰、线索明朗、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紧扣了升学考试的考纲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了模块法,将全部内容设计为名句背诵、中考考什么、熟记通假字、区别古今异义词、准确翻译句子、迁移拓展能力几个模块,重点十分明确。而且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都十分充实。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有所获。课前发给学生少量的练习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前整理知识点;课堂上通过成果展示、竞争发言来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中;在掌握了翻译句子的基本原则之后,注重实战训练,在翻译中发现困难、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完成这些从本单元课文中挑出来的有代表性的重点例句。总体而言,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四、指导性强。

包括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学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时,可使用表格进行整理,既简洁明了又十分有效,可谓事半功倍。更主要的是理论指导:在名句这一块,解释了什么是名句,本人认为:凡能够表达作者思想观念的句子,对后世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深远影响的句子,常常被人们引用的句子都是名句,这些名句一直沿用至今,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也体现了XX的深邃。这一段话,对学生而言,既能够对古代先贤产生由衷的敬佩,又能够举一反三自己确定哪些是名句,对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熟记通假字模块和区别古今异义词模块,都编写了七言小诗来作结,小结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的规律,而且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学生喜闻乐见,效果好;又比如,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六字诀:“留”“加”“换”“补”“省”“倒”,每一字诀都有具体解释以及例句,学生在了解了基本方法并经过实战训练之后,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不足之处有:

教学容量略大,字词内容偏多,以至时间上前松后紧。句子翻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而且学生讨论交流用时要偏多,但完成得比较仓促;迁移拓展能力训练模块,是本课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时间十分有限,一共只四五个同学有机会发言。如果再一次上复习课的话,本人会将字词复习的时间大大压缩,全部通过成果展示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将大量的时间留给重难点,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吸收、形成观点,更加有效地消化知识。

教学永远是缺憾的艺术。

只有上过一节课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不足在哪里。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愿意再做努力,力争更好。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3

复习三个星期以来,我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检查一下学生的复习效果,结果让我很吃惊。本以为学生会掌握得很好。但事与愿违,就是基本的知识点也没有掌握扎实。提问字词,结果学生写得乱七八糟,没有全对的;到现在竟然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文章的论点是怎么回事,其实关于议论文的三要素不知在课堂上强调了多少遍了;小说的三要素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竟然也混淆起来;更不用说其他的知识点了。本来讲得很清楚的知识,学生想着的没有多少。有些知识,讲过多次,学生也分不清楚。如表达方式的种类,学生竟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本以为自己的课堂效果还不错,竟然还是出现了这种惨局。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不好?对此,我进行了深深地思考。学生之所以掌握不好,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去复习。没有把老师的要求当回事。要求他们好好的复习,结果他们复习得不扎实。一检查就不会了。所以,今后再复习,就要充分备课,严格要求,跟上检查。学生毕竟是学生,是缺乏自制力的。

无论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对学生都要严格要求。并且要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小组内和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并且制定一些激励措施,让优等生带动差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4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和教会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七年级上册课本课中的第一三五单元都有散文 ……此处隐藏8189个字……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二、《合欢树》阅读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合欢树》在文学鉴赏的要求上可说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大步迈得考生们极不适应,本来已经让学生最为头痛的大阅读,这次更应是答得惨不忍睹。

1、首先,看阅读文本的选择。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阅读文本,更体现出理性色彩,说理的意味比抒情浓,作者的情感没有那么含蓄和深沉。这次在文本选择上完全不同,选了一篇意蕴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点是没有生字生词障碍,没有背景知识障碍,不会因文外因素干扰阅读。较少情感体验障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却不易。作品的情感线索并不明显,需要读者认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语句影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显示了命题人在文本选择上的要求——这样的文本将是考查的重点。

而我们平时训练缺乏。

2、学生的阅读问题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14

今天出了一节复习,我仅仅围绕“记、积、探、赏、比、展”六个环节,引领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复习,自认为为环节设定,科学合理,课堂复习的容量大,并且不泛泛复习,停留在表面上,而对重要的文本,语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细分起来,现将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

1、“记”不唯从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不再是考官,而让学生走上黑板命题。

2、“积”重视知识灵活积累,一题多考,尤其是只有熟练掌握课文的同学才能答得上来,只缘于我设计的积累实词“四步曲”,是我看的“艺术创想”的电视节目给我的启发。这个环节从设计意图上,看到自认为很成功。

3、探究文章主题,不空洞,和课文背诵,关键词语的深入挖掘相联系。

4、赏析语言,由组长来赏析,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于金石关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透彻、精彩。

缺点和不足:

1、 平时没有抓好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背诵,实词积累等不过关,所以复习课上频频出现“答不上来”,“不会”等现象。

2、 语言的赏析,只锻炼了四个组长,全班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全班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3、 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死,不灵活。

总而言之,此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可能是教师放不开,学生也放不开。我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怨学生还学习,怨学生怕吃苦,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但我会坚定地前行。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15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分类复习:重点的字词让学生从音形义去把握,易出错的字音字形;重点的文学常识;重要课文的阅读片段;综合性学习;作文。这样复习时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复习过程的针对性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复习的自主开放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教师不再布置学生多读多写,而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容交流。”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份“复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这样开放的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在语文复习课的教学中,各师各教,各行其道,但无论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都会归结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最终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很好地落实训练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如果我们根据语文课本的特点和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将会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只要我们兼顾形式和目标内含的优化整合,把必须落实的目标知识点通过别出心裁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就会在复习课中体验到“新”和“乐”。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