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反思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5-01-16 11:59:15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十位先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个位10个1。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就是“0”。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不借住情境,让学生直接做纯计算的复习题,然后由复习题517-348,被减数从517到507,学生对这个变化并没有在实质上进行关注,但却引起了学生计算上新的飞跃。教师抓住从1到0,引导学生思考1和0到底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1是有,0是没有,从有到无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从1到0带了了计算上的新问题。但这里教师的问题是:“0特别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是否指向性不够明确?

2、抓住关键问题。

很多老师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一遍遍地反复说算哩,说计算过程是肯定的,关键是怎么说?教师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有效的课堂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

3、500-348

引导学生发现:减数与差末尾凑10,中间凑9。学生发现规律是否就是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不知其所以然。问题: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为什么要末尾凑10,中间凑9呢?不断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尽力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明确算理。

4、怎样的板书书写形式更能让学生理解

一般是在竖式上写出借与被借的关系。

她的课的板书是个位:17-8=9

十位:9-4=5修正后:10-1-4

百位:4-3=1

强调十位上的0为什么会变成9。

5、有比较性又可以增进理解的题目出现在练习中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练习当中穿插可以进行比较与辨析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中间有0之后出现一组练习,前面三道是个位不够减需要连续退位的,而最后一道题目是705-245,让学生发现不同,进行区别辨析,明确中间有0变成9是个位不够减的连续退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规律。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三年级上册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连续退位减的方法,但是对于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确实很难理解,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再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给个位10个1。

在这个过程中,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教学上,学生理解了算理,计算方法就自然掌握了。现在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为了学生能轻松学会本节课,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加强计算练习,口算10道题,每节课进行口算练习,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笔算学生已经掌握的退位减法,说一说应注意是什么,复习回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研究学习作准备。

二、注重计算过程中算理的理解,抓住关键问题提问。多让学生讲讲计算的过程,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三、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十位的计算方法却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次说出十位的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点上退位点的数要很快反应是多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0上有点看作9,其他数上有点看少1”这一规律,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四、直观图示的有效使用,具体形象,很好的辅助教学。计算教学枯燥无味,特别是对算理的讲解上,老师反复强调,学生却很难理解。这节课我利用计数器的直观图示,很好的帮助了我,对计算过程的每一步详细生动,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

1、画计数器使算理的呈现直观形象,一目了然。计算507—348,出示计数器507,个位减去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而十位上是零,没有珠子,只能再向百位借一,返回到十位上是10个10,再借给个位一个10,那么个位是17—8,十位上本来借来10个10,可是借给了个位1个10,还剩9个10。随着珠子的移动变化,学生很好的理解了算理。并根据直观演示,编了计算口诀: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借到后,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学生非常感兴趣,开心的读了一遍,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马上就记住了。

2、减数末尾有零的减法迎刃而解被减数中间有零的减法学生理解掌握后,末尾有零的减法就很容易了,学生自己计算,竖式的呈现课件以动画的形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十位上“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xxx”,从百位借一,“借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做9”在孩子们开心的朗朗歌诀中、欢快的笑声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一节本来非常难以理解掌握的计算课,我这样设计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得扎实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自如,这不仅是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精心设计与引导,有效直观图示的使用对教学的帮助更是功不可没。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计算中的特殊情况,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好让学生应用一般的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方法。

“0乘一个数得0”是计算数中间有0乘法的基础和前提。我通过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乘法意义入手自主探索“一个数与0相乘得多少?”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情层面上获得对这个知识的.初步理解。后通过让学生计算场景中体育馆的一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在此基础由要求算出这个体育馆的座位数,让学生结合估算和已有的笔算方法,独立探索数中间有0的法笔算方法。在例题教学时,我看不少学生计算积极性很高,且说得挺顺的:0乘任何数都得0。我认为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得挺好的。可没想到,在后面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计算中,有学生只记住0乘一个数得0,而把进位的数忘记加到这个数位了。如105×5应等于525,而有学生在计算中算成505了。看到这个现象,才知道自己这节课教学中疏忽这一点,我认为学生以前学过进位了,这个不需要再说了。只强调0乘一个数得0,我根据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及时和学生交流了一下,让他们一定要记0乘一个数得0,但不能把进位的数忘记加了。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从培养兴趣入手。

为了解决“0乘任何数得0”的问题,我充分运用了小猫钓鱼的情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样设计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0的乘法特点,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趣的'故事。数学又是简单的,掌握了特点,就像拥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锁。学生在说出0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还要适时地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是学生学习减法计算的一个难点,在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道以前学过的一般连续退位减法,利用猫头鹰捉老鼠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图,从图中找出条件,提出思考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 “如果0上面有退位点怎么办?”引出课题《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我采取小组讨论、尝试计算的学习形式展开教学。小组讨论:中间有0的退位减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个0?学生各抒已见:有的说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是0,借不了就直接向百位借1;也有人说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是0没有,十位就向百位借,百位借得100十位再借10给个位,十位借得一百来后又借十给个位,这时十位还剩90,;我赞成第二种说法,对于第一种说法,我提出计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只会说不要忘记减退位1,没有说到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而不能隔位借1。

这一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减的过程,理解0被借1后的变化原因,特别训练差生叙述计算过程。这节课教学很缓慢,可效果却好。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退位的原理,所以在这堂课里让学生自主解决万以内退位减法最难的`难点: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掌握连续退位的方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效果更好。由于幽默的语言,使枯燥的连续退位减法变成了有趣的游戏,以“穷光蛋”喻 0 ,以“慷慨”喻连续由前一位退位且本位上留 9 ,形象地说明了“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原理,学生在生动的比喻中牢牢记住了“带退位点的 0 ”要看成 9 再计算,从而突破了知识的难点。

虽然是讲解清楚明了,但也还有个别学生在计算过程出现失误,这就需要加强计算练习,每天课前五道竖式计算题,边说计算过程边计算,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强化,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6

上周我就《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内容上了一节公开课,抱着学习请教的态度诚邀了一些老师前来听课,十分感激能来听课给予指导的老师们。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在上课之前的一个周五下午,我们在组长左老师的带领下对这节课该如何教学进行了研讨。每位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好的建议,比如某个环节该如何呈现给学生,该怎样处理本课中的一些难点等等。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曾经在网上找过这一内容的视频课,是黄爱华老师上的,当时看完之后,记住了他那个“巧妙的`竖线”,感叹之余还是否定了这样的教法,因为感觉自己处理不好。可是在上课前一晚,经过校长的提醒,我又一次点开了黄老师的这节课,黄老师的语言风趣又幽默。看似平淡,却充满了数学的智慧。他的课堂始终以小组合作参与讨论,黄老师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潜移默化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了。整节课黄老师不停的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如小组长说:“我组的那个人”黄老师及时补充:“应该是我们组的同学、我的伙伴”体会小组的团队精神。“你们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真得很了不起,比起美国、澳大利亚的学生厉害多了”,“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这是今天我见到的最好的题”,“这个真的没问题”,“其实这节课真的很简单哟”。这些平常的话语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体会今天的计算课很简单,学生越学越来劲,越学越兴奋。最后在那个竖线的处理上,一点不拖泥带水,先是让学生理解中间有的乘数,百位无需再进位,然后在学生圈出他们觉得很重要的点之后,将竖线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几道题的`提点,学生迅速掌握了这种解法,学习的兴致一下被提高到极点。对于这个环节我也思考了很多,可是上课时我对于这地方的处理很不好,显得很生硬,学生掌握的并不好,只是被动的接受了除竖式以外的另一种解法。而且上课时我的干预太多,导致学生们无暇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完全是为了计算而去计算,关于这点,以后我一定会注意!课堂上一定要以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手把手的教学。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字母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一些计算公式,这些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对于以后学习方程等知识做铺垫。应该说,本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实际上却不易。

在课前,我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了能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于学生有效学习。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首先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情景创设际问题入手:让帮忙解决小猴子吃桃子的问题引出例4,问学生:现在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呢?你会列算式吗?学生一下就看出来了,现在一个桃子也没有,没有就用0来表示,也就是0×7=0或7×0=0。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轻松地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

在学生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后,接着进行练习让学生计算0×3=和9×0=的得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再次巩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接着再出示:0×0=?,让学生思考:得数是多少?为什么?紧接着小组讨论:0和一个数相加与0和一个数相乘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最后练习环节,我设置了游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于是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板演和自编自算相结合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计算是否认真细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计算习惯。

反思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自我感觉非常成功。但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对学生的评价有些单一,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另外我还思考一点,就是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意外生成的东西?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中,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更何况我是一个新老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才变得绚丽多彩。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教学预设展开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的数学课堂,使每一个意外都转化为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才能灵活驾驭数学课堂。

《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