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4 17:47:26
物理教学设计15篇

物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教学设计1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说明与建议

想想做做

本节可以直接通过想想做做引入新课。

课本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小灯泡和玩具电风扇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动玩具中都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怎样连接,可以控制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这样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想动手试一试的欲望会很强烈。

这节课应该在实验室上,两人一套实验器材。

学生开始实验前,务必阅读课本中的实验警钟!

实验警钟!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目前不必深入说明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的原因,只需简要说明其危害,并要严格遵守。

电流和电路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同时,在学生完成三次闭合电路的连接后,启发学生思考三次电路的共同特征。

学生会发现,导线将电池、开关、灯泡(或电动机、音乐门铃)逐次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就会亮。他会说这是由于电池中的"电"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径。教师在这里要强调电路的闭合性。

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仅仅限于实物的连接;初中阶段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在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时,为了方便,往往是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电路图便是其中的一例。也可以说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课本中的几个常用元件及其符号不必在此让学生多练,认识就行,可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使用来逐渐掌握。

想想议议

作为电路知识的巩固,教材设置了栏目中的问题。让学生检查有错误的电路,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路不闭合就不会有电流。课本图5。1—4的错误在于电池没有接在闭合的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电源和用电器关于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按《标准》的要求是从能量的角度讲的,即"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这里,深层次的含义是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如,灯泡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小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音乐门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只是由于学生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还很粗浅,这里没有强调"转化",但教学中可以讲"转化"。

可以在课堂上演示"电池消耗"的实验,让学生从电池的消耗来体会能量的相互转化。

由一节电池、小电动机、开关组成电路,观察小电动机的转速随着时间逐渐变慢。这可以说明电池中的电能减少了,而这部分电能正是提供给了小电动机,维持了它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电极的极化使得电池内阻增加,从而输出电压降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输出电压还能有所提高。不过,从根本上讲,这也确实可以看做电池容量减小的表现,所以以上的解释也不错。不过教师应该注意,这里不要说得过多,否则可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导体和绝缘体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将各种物体(硬币、金属的剪子、塑料尺、橡皮……)连接到小灯泡的电路中,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与不亮来判断物体是容易导电还是不容易导电。根据物体导电性能的这种差别,知道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初中阶段,学生在了解这一特性之后,必然会产生了解其原因的愿望。课本只是直接说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够导电;食盐水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所以也是导体。

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这段内容具体化,用较形象的板画(如图5—1)或动画类的计算机课件进行演示,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电流的方向

教材中没有以"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这种方式给出电流方向的定义,而是回避了实际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初中学生在"电流和电路"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这样处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由电子的实际运动方式跟我们头脑中"定向运动"这种经典模式其实也是相差很远的。这里只要求学生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其方向就是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这里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最好不要简单地说电流沿着"正极到负极"的方向,因为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的。也不必让学生区分电源"内部"和"外部",在谈到方向时只要不把"用电器"一词忘掉就不会错了。

教材中提到发光二极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种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生活中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实例很多,电视机和收录机上的指示灯、城市街道上的红绿灯、火车站上的布告牌、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都有用到发光二极管的。教师在这里结合当地的实际多做些介绍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小玩具、小仪器的兴趣。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此题的目的是进行"根据电路图连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这种训练对于学好电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增加一些这样的练习,要不怕简单、不怕重复、不厌其烦。

不仅要在纸面上"根据电路图连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还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多次这样的练习。要多练。在成年人看来,连小灯泡跟连小电机、连音乐门铃好像是一回事,但对初中学生来说,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练习。对于知识,一般说来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只作课本上的练习远远不够,要在实验室里多动手练。

2、这是一个设计题,比较简单,连成一个闭合电路就行了。可以和第1题结合,在实验室里进行训练。

3、这是一个设计制作型练习。首先要能够区分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不过,不要把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这两个名词告诉学生,学生会把它们和电源的正负极混淆。只说让学生判断,他们手中的二极管允许电流从哪条接线流入,不允许从哪条接线流入,就行了。

有的发光二极管需两节电池串联起来才能发光,使用时要注意给学生配备合适的电池组。

物理教学设计2

初中物理教案全册(优 ……此处隐藏23063个字……面不太大的范围内的运动。

2.演示:双锥体“往上爬”。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

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

3.用一个手指支持铅笔的一端使铅笔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铅笔换成一根教鞭,小头立在手指上,就比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去查一查有关资料。

五、说明

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经学过,从知识上讲,本节内容很容易掌握,属于复习性质的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2.重心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对于以后学习“力的合成、分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注意指导学习阅读教材。请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讨论,加深理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介绍“欹器”,增加“双锥体”和“模拟铁锹”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查找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物理教学设计15

一、内 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三个标题性内容。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过卡文迪许“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2.教学过程概述

本节课从宇宙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几幅图片入手,对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进行了复习引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有什么应用呢?接下来,通过“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前方未知天体”,围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该天体的质量吗”全面展开教学。密度的计算以及海王星的发现自然过渡和涉及。在教材的处理上,既立足于教材,但不被教科书所限制,除了介绍教科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外,关注科技新进展和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课改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 “计算天体质量”的学习,学会估算中数据的近似处理办法,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2)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验运用万有引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的学习,体会科学定律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过了解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 “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复习引入

通过几张宇宙图片的欣赏,学生体验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体都遵循的规律。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解决中心问题

情境创设:假如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航行在宇宙深处,突然,前方一美丽的天体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先关闭了宇宙的发动机,然后飞船刚好绕美丽天体做了完美的圆周运动,绕行一周后,飞船就平稳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得这一神秘天体的质量吗?

(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形成自己本组的意见,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来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结果。)

小组代表讲解展示:

思路一:测出宇宙飞船绕行一周的时间和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

从而得出星球(中心天体)的质量

思路二:根据宇航员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后,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即: 得出

在思路二完成之后,紧接着问题:如何测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学生讨论回答,现场教师展示借助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现代技术“传感器”现场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设计说明: 1.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围绕”如何测得星球的质量?”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学生的讨论活动,在让学生觉得有趣味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促使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解决本节课的中心问题。2.多媒体和现代测量方法——传感器让学生感受技术带来的便捷。

(三)、物理学史 展现人文魅力

启示:一旦测出了引力常量G,那么就可以利用公式 得到地球的质量了。

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许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是不无道理的。

而正是这段故事,让一个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

(四)、课堂延伸——如何得到这一天体的密度?

设计说明:在这一问题中,老师提示了球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就把时间交给学生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半径的,而另一种则是把半径约分掉的 。“为什么半径可以约掉呢?”这一问题又再一次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而这也保证了课堂的开放性。

(五)、发现未知天体

视频:“海王星的发现”,——展现科学发现的足迹,注重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情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厄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牛顿引力理论对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如此有力的树立起人们对年轻物理学的尊敬。从此以后,这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六)、课堂小结与反馈 简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 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二、 测中心天体的质量

三、 卡文迪许——人文魅力

四、 应用

1.测天体密度

2.发现未知天体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极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节中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脉络清晰。物理学家的人文魅力学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物理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