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2 15:59:21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浓郁文化气质的丰富资源。《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明代茅坤评《祭十二郎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与对待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本课的设计着眼于鉴赏陶冶,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原则,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祭十二郎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五单元“自主赏析文”中的第三篇。单元教学目标是:一是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的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二是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本单元四篇自主赏析文分别是:《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

在这篇祭文中,作者韩愈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了对英年早逝的爱侄韩老成(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文章篇幅较长,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境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精读此文对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阅读此文,可以陶冶情操,教育学生更加珍惜生活中身边的亲情与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的重点应为深入领会其中的真挚情感。教学过程中,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是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点,以及对韩愈愧疚之情等的理解。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要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还应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加深理解。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自学能力,完全可以利用工具书或通过讨论理解稍有难度的文言文;同时,他们十七八年的人生体验也为深入领会本文的情感提供了可能。

这篇祭文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融痛悼之情于家庭琐事的叙写中,且文章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况且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有限,以及对韩愈愧疚之情等较难理解。在当前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的情况下,要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十分困难,所以处理教材要做取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朗读与背诵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本文的内容要点,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邪、也、乎、矣、其、然”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领会本文在叙事中抒情、融情于事的写作特点,培养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这是一篇祭文,诵读时要注意有浓厚的情感,做到口发其声,心念其事,声情并茂。

2、文言词句的理解要结合语意,做到字句落实,不可眼高手低,凭想当然办事。

3、充分发挥注释的作用,结合注释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体会作者历经患难后显示的深厚情感。

【设计思路与步骤】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依照《教学大纲》,加强诵读,故设计使用“四步诵读法”,即音读——意读——情读——美读。每一步,都首先指导学生自学(自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适当点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这四步各有侧重点,又相互联系,循序渐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在课下借助网络等多媒体查阅有关韩愈的生平及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文体特点。有感情地、字正腔圆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导入新课

1、截取《二泉映月》的曲调带学生进入一种凄凉哀婉的意境。

2、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初中我们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高中我们学习了以孝情动人的《陈情表》。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兄弟友情、骨肉亲情的至情文章《祭十二郎文》。

推进新课

检查预习,下面知识由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具体内容略)

一、作家及作品知识

二、写作背景知识

三、祭文文体特征

整体感知

1、配乐听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错读的字音。

2、带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然后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时,注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本文采取韵散结合,以散为主的形式表达,运用与亲人对面交谈以叙家常、吐心曲的方法,诵读时加以体会。

合作探究

在诵读中积累,进行知识归纳:

1、重点实词

衔哀致诚辍汝而就汝不果不克蒙其泽吊慰何尤

2、词类活用

成家以致汝业其家长吾女及汝女

3重要虚词其乎矣

4通假字时羞之奠零丁早世敛先人之兆

5特殊句式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第五、十一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在充分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导入新课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催人泪下的ㄊ闱樯⑽模“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深挚感情。 ……此处隐藏34474个字……满哲理和情愫的语句。

教学中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设计了“导读-速读-品读-研读-拓展-体悟-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领悟作者的观点:“我很重要”,领悟毕淑敏作为一名作家的睿智心和作为医生的关怀心——她教诲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己,关注每一个“我”的意义与价值。“我”是泛指,既是自我,也是他人,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由浅入深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很重要≠我很伟大,我很重要≠我最重要,“我很重要”是以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而 “我最重要”则完全是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出发点,这些人只关心自己,只注重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从不关心别人。我们应时刻努力,不懈奋斗,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也自然地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价值观的提升。

不足的是:在带领学生研读课文、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还急躁了些,有的环节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还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厚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5

一、设计理念

当前,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浓,常常应付了事。因此,我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理论,我把《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课时设计成“穿越”形式的阅读体会课,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所期待。本课时以阅读分享法、情境教学法的模式,让学生围绕“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见闻”的论题展开,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小说从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归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详或略的提示,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大致了解全书,不致读来漫无头绪。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通过荣国府的女主人对来自苏州的第一次见面的十三岁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极其自然地介绍了荣国府的环境、人物。《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序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细读文本、仔细体味应该成为教学的首选方法。同时,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见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以后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典型环境。因此,我们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重点进行教学,并以此带动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鉴赏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第一课。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训练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的重点篇目。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兴趣,谈谈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多来自电视剧,对于文字读本的《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响和学习任务重等原因,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文本,由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而生发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贾府。

2.能力目标:掌握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美感,领会人物的美。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欣赏精彩的人物对话

2.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六、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阅读分享法、情境教学法、情景还原法等

(二)学法:预习、自主学习、讨论、信息提炼归纳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xx年2月20日上午9点,**同学枕着语文老师的奢华富贵的贾府,进入梦乡。“小姐,小姐!”头好晕,谁在说话?“小姐,,你好点了吗?头还晕吗?”只见一个一团孩子气的小丫头向我扇着扇子关心的问。“你是谁?这里是哪里?”我打量着陈旧船舱中的褐色桌子,低声问道。“小姐,我是雪雁。我们在去您外祖母家贾府的路上……”原来,我这一睡竟化身为黛玉了……弃船登岸,荣国府的轿子和拉行李的车辆已经侯在边上了。进入贾府后,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用黛玉的双眼和双耳,完成后面的内容。

(二)认识外婆家——贾府

1、初游大观园(预习安排)

问题:速读课文,带同学们参观大观园。

老师牵头,黛玉进贾府前所见所感:很“大”:三间兽头大门的左右各蹲着一个大狮子,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正门的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小门。进入贾府后,看到了……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合理添加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大观园)

2、初识贾府人(请同学们任选下面一个话题完成贾府人物介绍活动)(预习安排)

(1)向同学们介绍我的外婆(贾母)

(2)向同学们介绍我的表嫂(凤姐)

(3)向同学们介绍我的表哥(宝玉)

(4)跟外婆家的人说说我的情况

(三)感知名著《红楼梦》语言的魅力,品鉴人物形象

1、对比四位同学收集的课文信息给贾母、凤姐、宝玉和黛玉的人物介绍辞与课本的具体描写,谁写得更精彩?为什么?

2、品析人物心理,鉴赏人物形象

(1)凤姐为什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2)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的心理是“好面子”的表现吗?

(3)我们应该怎么看宝玉的“摔玉”行为?

  八、作业设计:写人,突出其形象特点。

任选一个人(①我的老师②我的同学③我的亲人)来写;根据其性格特征安排适当的场合让其登场亮相,通过外貌、动作描写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九、反思

《红楼梦》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一共有9页,怎样在短短的40分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古代小说的兴趣,读出趣味读出个性?要把《红楼梦》讲好,有关文学常识不得不讲,作者介绍,社会背景等等也要为学生理清楚。但一开始整理这些内容,学生或许会厌烦,所以我把这些内容安排到最后一个课时再讲。

为强化语言的影响作用,我在上课前并没有组织学生观看《红楼梦》的电视剧,也没有向学生展示与《红楼梦》有关的图片资料,而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和感染力,通过阅读分享、情境还原等方法,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走入文字,与文字亲密接触,领略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形象,感受大师的高超技艺,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节约筛选信息的时间,我事先安排了两项预习任务:1、勾画课文中描写贾府环境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2、勾画描写贾府主要人物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项预习安排为学生进入文本,进入黛玉的角色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