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语录

孔子的语录

时间:2024-07-31 11:59:19
关于孔子的语录11篇

关于孔子的语录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那什么样的语录才是走心的语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孔子的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孔子的语录1

既然有教无类,那么学生的层次肯定有诸多差异,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教育不是买菜,要挑挑拣拣,而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蒙。

一个孩子孝顺仁厚,诚恳诚信,爱护别人,做到这些才能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每个人其实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所以才变得不同。

老师为人师表,往往有更多的道德要求。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坚守正道,才能火尽薪传,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和文明传承下去。

春秋时期阳虎弄权,孔子对这个人很不感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如果不能融会贯通,那么就比较难了。

朽木不可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出自:孔子《论语》

第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学习并且实践,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无论贫富地位职业智愚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

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出自:孔子《大学》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学生努力钻研,陷入困境的时候,老师再出手帮他,才能事半功倍。

孔子捋须笑答:“周游列国,讲学传道。”

学以致用

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真正好学的人,不会在意饮食起居,而是努力做事,谨慎说话,有错误就尽快改正。

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

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学习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足够的能力诲人不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 ……此处隐藏13973个字……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1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丘

1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孔子《孝经》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论语》

17、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孔子

18、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孔子《孝经》

19、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论语》

20、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丘《论语》

关于孔子的语录10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不学礼,无以立。

3、不迁怒,不二过。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刚、毅、木、讷近仁。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10、好直不好学,其蔽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乱;好刚不好学,其蔽狂。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巧言令色,鲜矣仁。

2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5、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2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0、过,则匆惮改。

31、放于利而行,多怨。

3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

33、礼之用,和为贵。

3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5、巧言乱德。

36、听其言而观其行。

3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8、好仁不好学,其蔽愚;好知不好学,其蔽荡;好信不好学,其蔽贼;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关于孔子的语录11

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

1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3、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24、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5、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26、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

27、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1、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2、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

3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3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6、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37、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3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9、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4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4、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4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关于孔子的语录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